“一路生花,步步繁华”是福建广电网络集团漳平分公司的AI文创作品。漳平分公司永福站的负责人黄玮儒,用他的热情和认真、勤劳和朴实、责任和担当书写他的花样年华。
李爷爷的电视陪伴
对普通老百姓来说,电视往往是一种陪伴。
辖区内的李爷爷因为一次伤病意外患上了间歇性神经紊乱。李爷爷的儿子一家都在外地卖花,老伴走得早,家里只有孤苦伶仃的李爷爷。李爷爷除了睡觉以外,家里的电视一直是开机状态。有电视的声音陪伴着他,他才能安心。

从黄玮儒第一次上门为李爷爷安装电视信号后,李爷爷就认准了他。只要电视一出现问题,就只给他打电话,只让他上门维修。而黄玮儒在接到报修电话后,都会尽量第一时间赶到李爷爷家为他处理。每次故障原因都是李爷爷开电视机的时候误操作,将信源切换了。黄玮儒给李爷爷演示操作方法,并将转换视频的步骤写下来,张贴在李爷爷家电视柜下方,方便李爷爷查看。李爷爷每次都说:“我生过病,记不住,谢谢你了呀。”黄玮儒耐心细致、不厌其烦做好维护服务的态度让人佩服。
加工厂的紧急订单
2023年初冬某日凌晨 3 点多,黄玮儒电话突然响起,官田乡某农产品加工厂负责人焦急来电,称当天要提交一批特色农产品的资质审核材料,却突发网络中断,若无法按时上传资料,可能面临订单违约损失。黄玮儒接到电话后,迅速收拾好维修设备,跨上摩托车连夜出发。凌晨的山区气温低至冰点,乡间道路蜿蜒湿滑,他骑行 30 多公里抵达厂区,顾不上冻得发麻的双手,立即排查线路故障。经检查发现,原来是夜间低温导致光纤接口氧化松动,他熟练地更换配件、调试信号,仅用 20 分钟便恢复网络,确保企业按时完成材料提交,避免了数十万元的潜在损失。事后,加工厂负责人给黄玮儒送来锦旗,感谢他的帮忙。

上杭抢险的日夜兼程
“阿玮!阿玮!快过来看看,这条线也断了!”刚结束上一个站点抢修的黄玮儒,还没来得及清洗满脚的淤泥,又被同事叫到新的故障点,紧急投身到现场熔纤工作中。

2024年7至8月,黄玮儒主动请缨加入党员突击队,奔赴受灾地上杭配合故障抢险。即使下暴雨也坚守,即使在泥泞中也前行,争分夺秒地测试抢修沿路受损站点,仔细检查每一个部件,修复受损的线路。
在蓝溪镇梅永村受灾机房,黄玮儒发现雨水还在一直往机房里倒灌,便迅速联系调度抽水泵。待抽水泵到位后,他光脚跳进水中,把抽水泵放在了合适位置。此时,机房因暴雨导致断电,必须查看房顶搭建的电缆是否中断。黄玮儒二话不说,扭头冲出机房,爬向了房顶……手掌和腿部不小心刮伤流了很多血,他只是稍作处理后便继续干活,期间没喊一声苦、没叫一声疼。
抢险期间,他每天起早贪黑、一身汗、满身泥,在近40度的高温下,工作服干了湿、湿了干,从未停歇。
“纤”动人心的自动请缨
春末夏初多雷雨,是电视故障最多的季节。永福镇和官田乡是高山区,雷击更加频繁,特别是西山村,每次打雷下雨,全村的机顶盒基本上要遭殃。这段时间,起早贪黑是黄玮儒的标准工作状态。取消有源设备,改为光纤到户是他日夜盼望的大事。

2024年,他主动向公司领导请缨,提出在永福全镇开展光纤改造工程。工程覆盖全镇 2700 户居民,单段最长的缆线铺设里程达1公里,施工路径不仅要跨越3座山头,穿过长达 300 余米的茂密幽深竹林,还要依次跨越 16 根电杆以及多户居民住房,其间涉及大量住户的沟通协调工作,项目施工难度极大,还面临着村民对施工的不理解和阻挠等问题,工程一度无法推进。
黄玮儒得知情况后,立即陪同施工团队深入现场。他白天和施工人员一起勘察地形,研究如何合理布置线路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;晚上则挨家挨户地去和村民沟通,耐心地向他们解释光改的好处,争取他们的支持。经过数周的艰苦奋战,他带领团队成功解决了工程中的各种难题,顺利完成了传输网络架设、光纤接入、设备安装以及信号调试等任务。
光纤到户后,电视、宽带信号品质明显提升,故障率明显下降,黄玮儒有了更多的时间用于业务发展。
“一路生花,步步繁华,所到之处皆是阳光洒下。”年仅26岁的黄玮儒继续书写着他的花样年华。
